新聞動態

視金融危機下的世界經濟

視金融危機下的世界經濟

               百年不遇的國際金融危機愈演愈烈、深不可測,它的發展及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強烈地牽動著人們的神經。
               經濟全球化使得各國經濟唇齒相依、榮辱與共,緣自美國次貸危機的風險如此廣泛、如此深刻地釋放到世界的角落!
               直面困難、迎難而上,人們的意志正在經受非凡考驗;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各國的信心正在遇到**挑戰。
               時光在逼人的寒氣中進入2009年。從世界到中國,從企業到家庭,非常時期的信心力量正在迅速積聚,不斷凝結……
             危機深重,形勢緊迫——全球信心隨經濟一起下跌。非常時期,需要非常信心
               這場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嚴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機目前仍未見底,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和沖擊還在進一步加深……
               
           “我們現在面臨著一場規模非同尋常的危機……消費者和企業的信心指數跌至谷底。這是從未有過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濟學家奧利維爾·布蘭查德說。

               
           界定美國經濟衰退周期的權威機構美國國內經濟研究局2008年12月1日正式宣布,美國經濟自2007年12月開始即陷入衰退。雖然此次宣布只是證實了各方許久以來的猜測,但它帶來的心理沖擊仍是巨大的。當天,紐約道瓊斯指數大跌7.7%。

               
           日本和歐元區也都陷入衰退,新興經濟體的狀況也在不斷惡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作出了這樣的預測,2009年世界經濟增速僅為2.2%。其中,發達經濟體經濟將下滑0.3%,這將是二戰后發達經濟體經濟**全年出現負增長。

               
           隨著全球經濟面臨數十年來*嚴重的衰退,貿易保護主義的風險與日俱增。據預測,2009年,新興經濟體的私人資本凈流量可能僅有2007年時的一半,而全球貿易量也將出現自1982年以來的**下滑。“在全球一體化的驅動力量中,貿易和資本流量這兩股力量正在同步出現逆轉,這是20多年來**出現這種情況。”2008年末,英國《經濟學家》刊登的一篇題為《再見,自由貿易》的文章說。

               
           全球股市也隨投資者的信心一起跌入深淵。過去一年中,全球股指跌幅前20位的市場股指均遭遇至少“腰斬”的悲慘境地,其中冰島股市下跌九成多,面臨崩潰。包括紐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和倫敦《金融時報》100種股票平均價格指數在內,發達經濟體證券市場去年的指數跌幅多數在40%左右,均創下幾十年來的新紀錄。

               
           在經濟日趨一體化、金融高度關聯的世界經濟“大氣候”下,中國經濟也不可能“獨善其身”。而且,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不斷加深和經濟形勢的急劇變化,這種不利影響日趨明顯:

               ——外貿出口回落,投資增長放慢。2008年10月份,我國出口遭遇本世紀以來**負增長。
               
           ——工業生產顯著放緩,原材料價格和運輸市場需求下降。10月份,企業用電量下降7.7%,發電量下降9.6%,鐵路貨運量下降0.3%。
               ——房地產和汽車市場低迷,消費熱點降溫。
               ——部分企業經營更加困難,就業形勢嚴峻,財政收入增幅逐步回落。
               
           市場經濟也是一種信心經濟,資本市場的發展需要信心,實體經濟的發展更需要信心。“這場突如其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實際上是一場信心危機,表明人們對市場和經濟發展的前景信心不足。”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張孝德說。

               
           對任何國家、企業和個人而言,信心都是*為重要的資產。對發展預期、發展前景作出悲觀結論,這比困難本身更加可怕。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臨危受命的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對民眾說:“我們**要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據美國媒體報道,對于即將上任的新總統奧巴馬來說,他的**項任務就是“恢復公眾的信心”。

               
           越是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越是要堅定信心,這對戰勝困難尤為重要。如果失掉信心,那就失掉了一切。“當務之急是制止信心喪失……從而避免經濟衰退變成大蕭條。”奧利維爾·布蘭查德呼吁。

               
           “在此****,堅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只有堅定信心、攜手努力,我們才能共同渡過難關。”“***要有信心,工人要有信心,國內人民都要有信心。”中國國家主席胡**、國務院總理溫**在不同場合反復強調信心的重要性。

               全球攜手,共克時艱——不僅是人們應對金融危機的意志見證,更成為人們戰勝金融危機的信心來源
               
           從世界經濟的發展歷程看,金融和經濟危機的爆發呈現出周期性特點。自1825年經濟危機在英國**次爆發以來,世界經濟就再也沒有擺脫過它的周期性騷擾。

               
           危機的挑戰**嚴峻,應對挑戰的力量也**強大。人們注意到,與以往的任何一次危機不同,全球攜手、共同應對,成為此次金融危機爆發后的*顯著特點。在各大經濟體依據自身實際刺激本國經濟、穩定本地市場的同時,各盡其力,加強合作,已成為各國的共識和應對危機的*有力手段。

               
           在這場危機的發源地,美國政府的干預力度一再加大,目前救助計劃已超過1萬億美元。從歐盟、日本、俄羅斯,到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經濟體,從金融救助政策、企業援助計劃,到投資拉動和保證就業措施,各地緊急行動起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密集出臺。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地區開發銀行等國際機構也緊急動員,對一些金融危機沖擊的“重災區”施以援手。到目前為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向匈牙利、烏克蘭、冰島和巴基斯坦等國提供近400億美元的援助。

               
           亞歐峰會、二十國集團***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峰會、二十國集團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年會、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第十六次***非正式會議……2008年下半年以來,一系列為應對危機,尋求對話和合作的國際會議不斷召開,突出強調加強合作,努力恢復全球增長的決心。各方就共同行動、應對挑戰達成一致。

               
           “這些會議均強調,全球要加強合作、共同抵御金融危機。”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專家張明認為,在全球化的今天,危機對經濟的打擊是全球性的,而救治危機也需要全球的手段。各自為戰、貿易保護注定是行不通的。

               
           2008年以來,世界主要經濟體明顯加強了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上的配合。10月,世界各大央行**次聯手降低基準利率。12月,美國已將利率降至0-0.25%,英國央行將基準利率降至1951年以來的*低水平2%。亞洲各主要經濟體也紛紛下調銀行利率,通過多種形式為銀行資金“松綁”。世界已處于一個“聯合降息時代”。

               
           在全球多策并舉、攜手應對的格局迅速形成的同時,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經濟體多年積累的深厚基礎和良好基本面也成為戰勝危機的重要力量和信心來源。

               
           “生產力的不斷提高,稅收和調控體系的更加完善,革新、靈活的勞動力市場和較高的教育水平,都是今天我們的優勢所在。”經濟觀察人士張春曉評論說。

               APEC會議近期針對金融危機發表的一份聯合聲明指出,將采取一切必要的經濟及金融行動,力求在18個月內戰勝金融危機。
               
“如果各國刺激經濟政策發揮效果,世界經濟可望在2009年下半年出現轉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濟學家布蘭查德則作出了這樣的預測。

             直面挑戰,靈活應對——在應對危機中展現出的信心力量,使中國再次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
               
           危機影響持續深化,經濟形勢異常嚴峻。中國作為快速增長的經濟大國,能否擔當起維護亞洲乃至世界經濟穩定的重任,既是對中國的一次考驗,也關乎世界經濟能否盡快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

               在應對金融危機的過程中展現出的非同尋常的信心力量,使中國再次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
               
           “中國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經濟同世界經濟的聯系日益緊密,中國經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本身就是對全球金融市場穩定和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貢獻。為此,我們首先要把國內的事情辦好。”中國國家主席胡**說。

               
           人們不會忘記,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經歷過無數波折起伏,但在每一次困難面前,之所以都能化險為夷,并迎來一次又一次大跨步的發展,靠的就是愈挫愈奮、愈挫愈勇、戰勝困難、從不言棄的堅強信心。

               
           “眼前的這場危機顯然比十年前的亞洲金融危機要嚴重得多,但我們的物質基礎也比十年前雄厚得多,經驗也豐富得多,還有多年形成的行之有效的體制機制和更強大的科技實力。”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分析說,這些都決定了我們的現代化將會持續向前推進。

               一組組數據有助于消除人們的擔憂:中國GDP總量已超過25萬億元,財政收入6萬億元左右,外匯儲備近2萬億美元……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我國金融體系總體穩健,財政赤字規模較小,宏觀經濟政策調整有較大余地,這為我們實行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繼續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

               一項項舉措有力地增強著世界對中國發展的信心:
               
           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出臺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兩年實施總額約4萬億元人民幣的投資計劃,兩度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和存貸款基準利率,陸續提高城市和農村低保補助……

               
           2008年第四季度,我國新增1000億元中央投資計劃已全部下達,其中大部分已安排到項目。國務院進一步加強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監測分析,正組織有關部門制定兩大規劃:一是將去年出臺的擴大內需十條措施進一步具體和豐富;二是加緊制定實施十大重要產業的調整和振興規劃。

               
           “鋼鐵業和汽車業的規劃已經制定出來。這些規劃既要解決當前的實際問題,又著眼于產業的長遠發展,成熟一個,執行一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關負責人透露。

               “中國一不缺市場,二不缺需求,關鍵是穩定信心,并把潛在的需求轉化為現實的市場機會。”亞洲開發銀行經濟學家莊健說。
               正是基于種種現實的有利因素,中央作出了明確的判斷: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仍然存在,不會因為國際金融危機而發生逆轉。
             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改變命運的時機往往是在*困難的時候。黑暗之后必然迎來一個光明的清晨
               經濟金融危機發生后,往往會導致經濟倒退、企業破產,產生大量失業和貧困,嚴重的甚至會引發社會動蕩和政權更迭。
               
           但猶如一枚硬幣總有正反兩面一樣,風險與危機的另一面往往是契機。在應對危機的同時,如何深刻反思和汲取危機的教訓,并在危機中搶抓機遇,從而實現更高水平、更快速度的發展,是我們面臨的更大挑戰。

               
           過度**、監管缺失、泡沫膨脹……金融危機的發生給世界金融穩定和全球經濟增長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也徹底顛覆了外界對美國主導的西方金融體系的看法。“摒棄當前世界金融體系的弊端,通過改革預防類似危機的再度發生,已成為時代的呼聲。”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李曉鵬對記者說。

               
           2008年11月,在華盛頓舉行的國際金融峰會,拉開了努力建立新的國際金融秩序和體系的序幕。新興經濟體**作為重要決策者加入到世界金融體系的制定者行列。人們有理由相信,一個更加**、更加科學、更富有效率的國際金融業體系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監管體系將會加速形成。

               
           艱難的經濟發展階段對企業來說同樣充滿機會。1974年**次石油危機引發經濟衰退時,世界運輸業普遍不景氣,但就在那個時候,美國的特德·阿里森家族卻收購了一艘郵輪,成立嘉年華郵輪公司,現在這個公司已是世界上*大的超級豪華郵輪公司。世界*大的鋼鐵集團米塔爾公司,也是在上世紀90年代末世界鋼鐵行業不景氣的時候,進行了**大規模兼并,然后迅速擴張壯大起來。

               危機中有商機,挑戰中有機遇,對一個企業是這樣,對一個國家也是如此。
               緣自大洋彼岸的金融危機嚴重沖擊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對企業來說是一場考驗,對黨和政府同樣是一場考驗。
               
           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走過的歷程看,每一次大的外部沖擊,*終都成為中國經濟充分調動各種資源、促進經濟體制改革、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從而推動中國經濟邁上新臺階的重大機遇。

               
           “很顯然,這場危機為中國經濟的升級轉型增添了很大難度,但是只有通過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加快推進企業自主**,我們才能實現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的轉變,才能實現經濟的持續平穩較快發展,才能使經濟增長的成果更好地讓廣大人民群眾分享。”河南省副省長宋璇濤說。

               
           在危機面前必須撥云去霧,看到大的發展趨勢。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與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給中國經濟增長帶來巨大的潛力,在理順資源價格等一些重大改革的實施上,我們則面臨著經濟調整帶來的難得機會。

               
           “通過擴內需、調結構、重民生等一系列措施的貫徹落實,我們的經濟增長必將會更科學、更有活力、更具持續性。”國家發展改革委研究室副主任楊潔博士說。

               
           黑暗之后,必然迎來一個明亮的清晨。從中國到世界,有頑強的信心和毅力,有豐富的基礎和實力,有各經濟體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無論戰勝危機、推動經濟復蘇,還是改革國際金融體系、促進經濟更好更快發展,都必將成為現實。
 

粵公網安備 44130202000631號